时间:2023-05-18 23:09:16 | 浏览:6
据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新闻空间站》报道:今年6月底,南京市民李先生在给母亲钟女士办理保险时发现,母亲工资卡里的钱账目不对,经过初步核查,丢失的三万八千多元被陆续转进了同一个账户,而这个账户的主人,竟然是母亲的干女儿施某。但钟女士并没有给施某转过钱,那钱怎么会进入施某的账户呢?
今年三十多岁的施某是四年前认识钟女士的,两个人是邻居兼好友,68岁的钟女士一直把施某当干女儿对待。钟女士告诉民警,自己没有往施某的卡里转过钱,一般两人出去玩,都是钟女士花钱。
南京市公安局建邺分局南湖派出所民警孙逸凡介绍,钟女士去银行取钱都是由施某陪着的,有时候还是由施某操作,所以施某知道钟女士的银行账户信息。
警方调查后发现,施某从2018年起,就开始利用钟女士的手机给自己的账户进行转账了。施某在知道老人的银行卡的密码以及手机的其他密码信息之后,就直接通过老人的微信绑定了银行卡,微信的支付密码都是她自己设置的,设置完之后老人也是不知道的,她就利用和老人独处的时间,直接拿老人的手机往自己的微信上转钱。
民警了解到,施某平时无业,基本没有经济来源,而且比较喜欢玩网络游戏。施某交代,这笔钱有一部分是充值游戏消费掉了,还有一部分用以信用卡还款。
目前,施某已经将三万八千多元退还给了钟女士。她也因涉嫌盗窃罪被警方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中。
警方提醒,防人之心不可无,无论你和朋友的关系多好,也不能将自己的银行卡密码等信息泄露给对方。如果自己的父母是常年独居的,那么子女更要多加关心,要时常帮老人查看一下他们的手机,看看有没有一些可疑的操作和转账记录。
江苏台记者/倪娜 魏玉卿 供稿/建公宣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半年前,李长治起诉离婚的判决下来了,法院把两个孩子判给他来抚养,前妻付红玉则带走了30%的夫妻共同财产。这段育有两子维持了多年的婚姻,似乎在前妻沉溺于聊天员这份工作时,就已经注定了结局。大河报·豫视频 调查记者一个家庭破碎了。
来源: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给女主播刷了近1000元的礼物后 竟被对方“拉黑”了 人财两空 而此前两人约定 刷完礼物后线下见面 这是某社交平台上一名用户近期的遭遇 实际上,这样的案例在现实中并不少见。随着交友软件风靡一时,用户在享受交友乐趣的同。
只要多数人感觉舒服就行啦。感情都是双向的,得不到回应就是拒绝。喜者留,厌者走。一个人对人的方式,不能百分之百让每个人都感觉的到舒服。
极目新闻记者 刘琴实习生 熊鑫近日,有网友爆料称,一款名为“同城单身”的APP主打真实交友,但背后深藏猫腻,很多男性想通过平台交友解决终身大事,但屏幕的另一端很可能是哄人刷礼物的已婚女性。“我在学校食堂工作,身边的厨师都是男性,接触不到女生。
君子交情淡如水,久以心伴情愈真小人之交口似蜜,无利可图变仇人最难风雨故人来,交上挚友是福分酒肉朋友宴上好,樽空各行各道门
近来,逛展会在年轻人中间越来越流行。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36000场,教育活动32万场,接待观众近8亿人次,其中青少年群体是主要人群。今年1月至5月,最受欢迎景区前10类中,博物馆、展览馆排在第4位,95后预定博物馆订单
很多男性想通过平台交友解决终身大事,但屏幕的另一端很可能是哄人刷礼物的已婚女性。近日,有网友爆料称,部分交友APP如“同城单身”和“蜜月”等,虽主打真实交友,但背后深藏猫腻。未婚男子每发一个字都要花钱,已婚妇女陪聊敛财却月入过万。
半月谈记者深入调研发现,网络婚恋交友平台营销套路深、消费陷阱多、维权困难大,找对象可谓坑多路险。互联网时代,工作忙、交际少、“原子化”生存的“90后”“00后”们,找对象常常依赖各种婚恋交友网络平台。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合肥8月1日电(姚淼张俊)诈骗人员最多同时与20余名受害人在聊天中“谈婚论嫁”。近日,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打掉一个以“网络交友”为由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7人。
没关系!“红娘”这不就来了嘛~阳明之恋遇见TA双牌县2022年“阳明之恋”大型相亲交友活动报名开始了联谊相亲!山盟石下明誓言,万和湖畔结佳缘我们搭建拓展交友平台你们遇见心仪的TA让阳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