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8 22:55:03 | 浏览:12
天降合拍女友,相见恨晚,网络热聊后,“感情”迅速升温,女友提出互赠礼物,男士欣然代付款,没想到买完后,却被拉黑……
近日,江苏南京警方捣毁一个以网络婚恋交友为幌子,让受害人购物骗财的诈骗团伙,4个月作案300余起,案值超千万,并抓获犯罪嫌疑人62名。
案件回顾
网恋“互赠”礼物后 “女友”失联
去年11月,江苏南京的孙先生收到一女子的微信添加好友请求,称自己在某婚恋交友网站看到其征婚信息,想深入了解。女子称自己38岁,遭遇渣男离婚,带着一个孩子在上海开一家服装店,对物质没有要求,想找一个成熟的男人共度余生。
网聊过程中孙先生发现,该女子简直像为自己量身定做的,符合自己在婚恋交友平台注册时留下的求偶条件,且更漂亮、善解人意。两人在网络上谈天说地,好感日益增进,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
不久后,女子提出,为表心意,双方互送对方一件礼物。随后发来一张淘宝订单截图,称给孙先生精心选了一条皮带,同时发来一个互联网购物平台商品代付链接,称希望孙先生代付作为送自己的礼物。
孙先生毫不犹豫地付了款,几天后,女子表示衣服已经收到。之后女子又以同样的方式让孙先生代付价值一千多元的手镯。多次代付后,“女友”失联,孙先生也没等到对方送的皮带,意识到被骗后报了警。
团队运作“养号” 以“恋爱的名义”诈骗
根据受害人提供的线索,经研判分析,逐步深挖信息流和资金流。很快,一个以交友购物诈骗的公司化运作电诈犯罪团伙逐步浮出水面。
经查,去年10月以来,以犯罪嫌疑人陈某、郭某为首的犯罪团伙,通过伪造30多岁离异带娃的单身女性的虚假“人设”诈骗,受害人大多有婚恋交友的需求,并在婚恋网站留下过个人信息。
该诈骗团伙以网恋、结婚、见面等理由骗取受害人信任,且设置的剧本、人设、话术、诈骗流程都是一模一样的,每天定时推送,早晚打招呼都是以群发的形式,所有诈骗分子都是按照统一的流程实施诈骗。
待时机成熟,便以孩子、自己过生日为由,索要礼物,并引导其前往虚假网店购买,当遇到对方质疑时诈骗团伙也会回赠一些劣质皮带等礼物安抚对方情绪。一旦遇到对方坚持要求语音、视频通话等行为,该团伙会临时拉一名女员工充数。
千里奔袭 诈骗团伙被连窝端
今年3月,南京警方调集120余名警力,千里奔袭外省,对该犯罪团伙进行集中收网行动,抓获相关涉案嫌疑人62人,现场搜查发现大量诈骗使用的话术模板、图片、账目等。经梳理,该犯罪团伙中高层嫌疑人4人,设有10个“营销”部。
通过现场查获的聊天信息和商品销售记录,初步串并全国范围内案件300余起,涉案金额超1000万元。同时,查获作案用电脑132台、手机277部。
经审讯,该团伙主要犯罪嫌疑人对搭建假购物网站、冒充女子物色受害人诱骗钱财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套路解析
1、骗子在婚恋交友平台打造良好个人形象,通过广撒网的形式,寻找目标并添加好友。
2、添加好友后,骗子会频繁与受害人聊天,用惯用的“话术”让受害人对其产生信任,继而确定恋爱关系,加深信任。
3、在博得受害者信任的基础上,以各种理由索要礼物,骗取受害者支付金钱。
4、待受害人意识被骗,试图与其交涉时,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小编有话说
网络交友有风险,
谈情说爱需谨慎。
网络交友时,
仔细甄别对方真实身份,
谨防陷入网络虚拟的爱情骗局。
线上交友涉及钱款转账,
一定要理智甄别!
来源: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
除了持续高发的刷单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以外,公安部提醒,这四类多发的电信网络诈骗形式也要警惕。公安部刑侦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处干部杨万方:公安机关提醒广大群众,要增强防范意识,不要相信所谓的“刷单兼职”“高收益零风险”,不要下载、点击未知来源的网址链接和App,防止上当被骗。
南都讯 记者 卢亮 近日,2022北京网络安全大会(BCS2022)大湾区网络安全峰会在深圳落地。开幕式上,北京网络安全大会主席齐向东表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将驱动网络安全行业爆发式增长。北京网络安全大会主席齐向东做客深圳发表演讲“数据上
半年前,李长治起诉离婚的判决下来了,法院把两个孩子判给他来抚养,前妻付红玉则带走了30%的夫妻共同财产。这段育有两子维持了多年的婚姻,似乎在前妻沉溺于聊天员这份工作时,就已经注定了结局。大河报·豫视频 调查记者一个家庭破碎了。
来源: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给女主播刷了近1000元的礼物后 竟被对方“拉黑”了 人财两空 而此前两人约定 刷完礼物后线下见面 这是某社交平台上一名用户近期的遭遇 实际上,这样的案例在现实中并不少见。随着交友软件风靡一时,用户在享受交友乐趣的同。
只要多数人感觉舒服就行啦。感情都是双向的,得不到回应就是拒绝。喜者留,厌者走。一个人对人的方式,不能百分之百让每个人都感觉的到舒服。
极目新闻记者 刘琴实习生 熊鑫近日,有网友爆料称,一款名为“同城单身”的APP主打真实交友,但背后深藏猫腻,很多男性想通过平台交友解决终身大事,但屏幕的另一端很可能是哄人刷礼物的已婚女性。“我在学校食堂工作,身边的厨师都是男性,接触不到女生。
君子交情淡如水,久以心伴情愈真小人之交口似蜜,无利可图变仇人最难风雨故人来,交上挚友是福分酒肉朋友宴上好,樽空各行各道门
近来,逛展会在年轻人中间越来越流行。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36000场,教育活动32万场,接待观众近8亿人次,其中青少年群体是主要人群。今年1月至5月,最受欢迎景区前10类中,博物馆、展览馆排在第4位,95后预定博物馆订单
很多男性想通过平台交友解决终身大事,但屏幕的另一端很可能是哄人刷礼物的已婚女性。近日,有网友爆料称,部分交友APP如“同城单身”和“蜜月”等,虽主打真实交友,但背后深藏猫腻。未婚男子每发一个字都要花钱,已婚妇女陪聊敛财却月入过万。
半月谈记者深入调研发现,网络婚恋交友平台营销套路深、消费陷阱多、维权困难大,找对象可谓坑多路险。互联网时代,工作忙、交际少、“原子化”生存的“90后”“00后”们,找对象常常依赖各种婚恋交友网络平台。